
不知道在外面工作的朋友,都是多久回一趟老家。就说我自己吧,因为老家江西婺源和杭州离得近,高铁又跟方便,所以一得空我就往老家跑。对我来说回老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
最近看到个帖子,一个网友抱怨说“老家感觉回不起了”!
这位网友在元旦的时候请了五天的年假,自驾十多个小时带孩子回老家。结果等待ta的却是一连串要将ta钱包掏空的“惊喜”!
晚上到家ta家里菜都没买一个,ta带还得在第二天带着父母孩子去街上买菜做顿像样的饭吃。
第三天父母就催着ta去看老亲戚,挨家挨户送礼物挣面子(每家100+,差不多6家);晚上的时候父母又说要订酒席请两边的亲戚吃饭(差不多要花2000),还是为了挣面子。
加上带着父母买衣服和临走时留给父母的钱,这一趟真的花了不少!网友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习惯,非年非节要这么送东西请客(给亲戚),后面也不想回老家了(非节假日)。
帮爸妈买衣服和家用,这是无可厚非的,毕竟给自己的亲爹妈花钱。但是父母为啥要花着孩子的钱,上赶着给亲戚送礼和请亲戚吃饭呢?
网友的答案非常统一的:父母好面子爱显摆。
“越穷的人越大方”,“越穷的父母越喜欢花孩子的钱给自己的挣面子”,很多父母自己没有什么大本事,就使劲“压榨”自己的孩子。从评论区的留言来看,这样的父母还真的不少呢!
有的网友说,自己一家三口回趟娘家十万就没有了。给父母钱是无所谓,但只是为了面子,把钱(挺大的一笔)花在亲戚的人情关系上,经济上吃不着,心里觉得多少有些不值。
孩子过得好的,衣锦还乡愿意花钱给父母挣面子的另说。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,过的是柴米油盐都要精打细算的日子。父母为了自己的脸面,强迫孩子帮自己挣面子,多少有点过分了!
▼其实“回不起老家”这个问题,个人认为本质上就在两代人对于“亲戚关系”和“面子”的态度。
现在年轻人都在外面打拼,常年不在家和老家那些亲戚的亲情羁绊不深。工作生活压力大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已经很难了。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或者关系不好的亲戚,能不走就不走。实在没必要为了所谓的“面子”,额外的去花钱和精力去维护。
现在的年轻人,说他们理性也好冷淡也好,总之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感受。
但是父母那辈就不一样。很多人的父母,一辈子或者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小县城。他们的想法是,一旦有事多少需要仰仗亲戚朋友,哪怕帮不上什么忙,但心理也有底气。亲戚关系处坏了会被人戳脊梁骨的!钱可以花(更何况花的不是自己的钱),但是脸不能丢。
年轻人无法理解父母的想法和行为很正常。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亲戚不重要,但是对于父母可能不是。
如果手头比较宽裕,就当花钱热闹一下让父母开心一下。如果手头比较紧张,不妨和父母直接说出自己的难处,改变以往报喜不报忧的方式,千万不要再打肿脸充胖子了。
回家,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。
